-
多酚與腸道菌群互作,或有抗結腸炎/癌的潛力(綜述)
①多酚及富含多酚的食物可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及功能,增加丁酸鹽產生菌及乳桿菌屬、雙歧桿菌屬等益生菌,并減少致病菌;②多酚可增加短鏈脂肪酸(尤其是丁酸鹽)的水平,減少菌群產生的次級膽汁酸及毒素,抑制菌群對上皮的侵襲;③腸道菌群可將多酚代謝為可吸收的代謝產物,以發揮抗癌(誘導細胞凋亡、抗增殖)、抗炎癥(減...
2020-09-16 -
除了供能占比,膳食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也重要(綜述)
①蛋白質AMDR為能量攝入的10~35%(0.8~2.5g/kg/d),但新證據表明*蛋白質攝入不僅是每日能量的一個百分比,還和每餐的蛋白質數量和質量相關; ②年齡增長和身體活動下降等因素會降低機體(特別是骨骼肌)蛋白質轉換的效率,從而導致質量、力量和代謝調節能力降低; ③通過增加每餐的蛋白質數量...
2020-09-08 -
西式飲食惡化壞死性胰腺炎,哪種菌群療法最合適?
①與標準喂養相比,西式飲食喂養(WD)的小鼠發生急性壞死性胰腺炎(ANP)時死亡率高,呈現全身性感染,盲腸菌群多樣性降低、大腸桿菌激增,代謝譜紊亂、丁酸缺失;②用抗生素殺滅大腸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可降低WD小鼠的ANP死亡率,但會增加革蘭氏陽性菌散播;③WD小鼠發生ANP后進行糞菌移植會惡化細菌感染和...
2020-09-07 -
發酵食品、乳酸菌與人體健康(綜述)
①乳酸菌(LAB)廣泛存在于食物、環境和動物腸道中,牛奶、肉類、魚類、蔬菜、谷物和豆類等的發酵食品(FF)是活性LAB的主要來源;②相比未發酵食物,FF富含LBA和微生物代謝物,增加營養并具有益生功能、抗炎、免疫調節等健康益處;③發酵乳或有助于改善糖尿病,降低代謝綜合征、結直腸癌、肥胖等疾病風險;④...
2020-09-04 -
甜味劑和高脂膳食或可導致代謝內毒癥
①三氯蔗糖(SU)和甜菊糖甙(SG)導致大鼠腸道菌群的α-多樣性水平*;②SU尤其增加了脆弱芽孢桿菌的豐度,導致閉合蛋白的豐度降低,促炎細胞因子、葡萄糖耐受不良、脂肪酸氧化和酮體增加;③蔗糖(S)+HFD導致代謝內毒素血癥、體重增加、體脂、總SCFA、血清TNFα水平和葡萄糖耐受不良等增加;④食用...
2020-09-03 -
地中海飲食或通過短鏈脂肪酸改善餐后血糖
①利用等熱量地中海飲食(Med-D)和西式飲食對超重/肥胖患者進行干預;②與西式飲食相比,Med-D組餐后血糖和胰島素反應顯著降低,干預8周后這種作用得到加強,口服葡萄糖胰島素敏感性(OGIS)亦得到改善;③Med-D組餐后血漿丁酸濃度明顯升高,與血漿胰島素濃度負相關,與OGIS正相關;④這些代謝物...
2020-09-01